2018-2022年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規模及特點分析
回收規模分析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8-2022年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氣調節器、電腦的回收量約為16055萬臺,約合366萬噸。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共有29個?。▍^、市)的109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企業納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隨著《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2014年版)》的發布,很多企業開始著手準備新納入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工作。商務部發布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工信部開展的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維修企業、處理企業等開始進入回收行業,多元化的回收模式開始顯現。如綠色消費+綠色回收、互聯網+分類回收回收、兩網融合回收、EPR回收等回收模式開始出現,但以個體回收者為主的回收模式并未出現根本性變化。
回收市場特點
一、綠色回收穩定增長,廢舊手機回收成為熱寵
2016年,我國首批目錄產品的綠色回收數量與2015年持平。同時,新增目錄產品中手機回收成為行業熱寵?;厥諏?、愛回收等新型“互聯網回收+二手產品+處理”模式在2016年擴大融資,快速發展。華為等手機生產企業也紛紛履行生產者延伸責任,加入廢舊手機的回收市場。
二、以個體回收為主的格局仍未打破,回收成本高居不下
通過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回收渠道的調研顯示,2016年處理企業回收渠道仍是以第三方回收商為主,占全部回收量的90%以上。雖然有實力的處理企業努力構建回收渠道,但整體占比較小。同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進入有資質處理企業進行拆解處理的數量開始上升。其中,微型計算機和房間空調器較為明顯。2016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運輸、貯存和人員成本與2015年相比未見減少,尤其針對大家電產品的回收,物流成本比廢家電本身的材料價值還高。此外,物價上漲,也導致回收人員的成本持續升高。越來越多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從業人員退出回收行業。
三、新型回收模式持續發展,政策引導作用日益顯現
2016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模式不斷涌現,回收規模不斷擴大。生產企業主導的EPR回收模式開始在全國大范圍實施。四川長虹、格力、TCL等知名生產企業紛紛加入EPR試點,并取得較好的成績。再生資源回收與環衛垃圾收運網絡融合(兩網融合)項目在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將傳統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和垃圾收運站/點進行功能上整合,實現垃圾與低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和儲運。更多的新型第三方回收渠道也快速發展起來,例如深圳愛博綠,將回收合伙人與融資機制引入傳統的回收行業。